我问大家一句话:你们听说过陆军造军舰北京配资网,海军造坦克;同一支军队的装备,连螺丝都要分左、右方向拧吗?
这不是玩笑,而是日本的真实历史;从明治时期的藩阀对立,再到昭和(招核)时代的完全分裂,旧日本陆海军的内斗,几乎贯穿整个日本军事体系。
即便是日本的决战关头,内斗也没有停止,陆军囤积着庞大的燃油,不给海军使用,坐等联合舰队被盟军消灭;海军也死死扣住最后一批运输船,即便被盟军炸沉,也不愿意支援东南亚一带的日军。
那么,同样是日本国内的武装力量,为何会出现敌我对立的情况呢?今天,咱们就来聊一聊日本陆海军的那些世纪恩怨!
其实,说到旧日本陆海军的内斗,绝非是一朝一夕而成的,最早可以追溯到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期。
当时,倒幕运动有4支主力,分别是萨摩藩、长州藩、土佐藩、肥前藩,他们也属于日本国内西南四大强藩。
在倒幕运动过程中,萨摩藩和长州藩,发挥的作用更大;在1863年的萨英战争中,萨摩藩用炮台与英舰展开激烈炮战,虽然最后战争失败,却让萨摩藩认识到近代海防和海军的重要性。
海岸炮战结束以后,萨摩藩和英国也是不打不相识,很快建立起密切的军事合作,萨摩藩便准备大力发展海军。
反观长州藩,在和幕府的对抗战争中,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陆军将领,长州藩便向德国、法国取经学习,筹办近代陆军部队。
这个时间段,长州藩和萨摩藩都有共同的敌人—幕府,所以双方的关系还算是融洽。
但是,两者的政治主张有着严重分歧,长州藩采取激进的尊崇天皇,驱逐外夷,推翻幕府主张,而萨摩藩倾向于温和改革,调停朝廷和幕府的关系。
虽然说为推翻幕府统治,建立了维护天皇统治的萨长同盟,两支强藩也在新政府里获得了话语权,但是矛盾并没有彻底消除。
明治政府成立后,急需建立中央集权的近代国家军队,而因为长州藩在倒幕运动中的成果最多,陆军将领也多,新政府的绝大部分陆军岗位便被长州藩掌控。
日本陆军,也就成了长州藩的陆军!
然后,萨摩藩因为在萨英战争中功劳最大,而且熟悉海军的人才也多,新政府的绝大部分海军岗位,便被萨摩藩掌控。
日本海军,也就成了萨摩藩的海军!
后来,明治宪法明确了“统帅权独立”,效仿德国实行军政、军令分离。陆军下设陆军参谋本部,海军则下设海军军令部。
然后,日本陆海军围绕扩张方向和资源掠夺,又发生了严重的分歧。
陆军主张,先占据朝鲜本岛,在兵锋插入中国东北、蒙古和西伯利亚,他们认为日本的生存必须依赖于夺取大陆的资源和领土,这就是“大陆政策”。
说实话,日本的“大陆政策”,还是有着十分高的可行性!
如果日本选择北进,即使最后苏联红军能挺过来,德军依然失败,日本的命运也不会那么惨。因为苏联海军本身就很弱,在可预知的时间里也强不过日本,毕竟海军的培养建设周期太长了。
但是,海军反对陆军的大陆政策,主张日本向东南亚和太平洋扩张,夺取该地的石油、橡胶、煤炭等战略资源,再和美国展开战略决战,夺下太平洋控制权。
所以说,这也演变成陆海矛盾,海军要求“海主陆地”,而陆军要求“陆主海洋”,而这种扩张路线的分歧,也最终演变为对资源和军备预算的争夺战。
1907年,日本陆海军严重对立时,日本政府颁布《帝国国防方针》,用来缓和两军矛盾,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。
比如日本陆军,想要组建一支登陆艇部队,但是海军有船就是不给陆军用,最后不得不让陆军专门自己花钱建登陆艇,组建了一支独立的陆军船舶兵部队。
1945年日本投降时,陆军船舶兵部队旗下拥有57个船舶工兵联队、3个炮兵联队、2个机关炮联队、1个情报联队和2个通信联队。
海军方面,为方便登陆作战,想要陆军提供坦克支持,但是陆军也是根本不答应,海军咬牙专门研发了“特二式内火艇”两栖坦克,甚至还生产了和陆军不同口径的九九式步枪和九六式轻机枪。
太平洋战争后期,日本陆海军为了防止对方可以调用己方物资,便在各领域采取不同的技术标准,包括油料规格、通信频段、密码体系、螺纹方向、武器口径等。
那么,日本陆海军内斗的恶果显而易见,那就是资源的巨大浪费!
同一种装备,需要重复研发和生产,而造成的人力、财力和资源浪费,让本就国土狭小、资源贫瘠的日本,更是雪上加霜。
还有一点,就是日本陆军的参谋本部,和海军的军令部,并无隶属关系,直接听从日本天皇的指挥,那么也就没有统一的最高指挥机构。
当然,我知道有朋友会说日军大本营,它的确可以说是日本的最高指挥机构,但是大本营也只是陆海军并列的联席会议,并非统一的最高指挥机构。
所以说,一旦日本陆海军出现战略分歧,大本营也只能进行简单协商,根本没有权力机制对陆海军进行制约,这也导致日本陆海军在整个二战中的配合度很低。
其实,我们可以把日本陆海军的内斗,总结为争取资源的斗争,按照日本的国力、资源,一旦平摊和陆海军,就会发展成半吊子军队,还能凑合但是不强大。
所以,那就要做出取舍,究竟是取陆军舍海军,还是取海军舍陆军,而日本是个岛国,要向远洋拓展,海军就需要首要发展。
最终,日本天皇决定了,重点发展海军,南下,再打太平洋和美国!
二战初期,日本就把大部分军费和工厂,都分给了海军,海军刚开始还是很争气,一下子建造了10余艘航母和战列舰。
反观陆军,无论是军费和工业资源,都是非常稀少,这就导致后期的日本陆军,不仅装备是凑合过日子,无法研制强大的坦克、重炮,就连生活水平也是直线下降。
比如:从最初的牛肉罐头,变成了牛血罐头,而日本海军依旧保持着丰盛餐食,比如蔬菜、牛鱼肉、寿司、糕点、糖果、咖啡、味增汤等。
其实,日本海军的强大,是以牺牲陆军为代价的,而日本航母的强大,在于牺牲坦克为代价的。
所以说,这也导致关东军一直处于守势地位,根本没有强大的武器装备和苏联红军抗衡,而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覆灭后,陆军便被不断填入到各地战场,帝国也就在内斗中摇摇欲坠了!
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